石昌林
天寶,一個美好的名字,注定要屬于一個美好的地方!
清晨,車輛在十天高速出安康,往白河行駛一個小時后,從雙豐出口下高速,沿水泥砂石鋪成的蜿蜒曲折的村鎮公路,經西營過倉上,頂風冒雨,一路攀爬到達目的地時,已經是快吃中午飯的時間了。一路上,我們的大腦不斷地發揮著想象——天寶,物華天寶,該是怎樣一個美麗富饒的地方?一路上,雖然道路積水,車輛顛簸,但車窗外的美景卻讓我們目不暇接,心情愉悅,興趣盎然。
車行一路,最吸引眼球的要數那些古梯田了。在人聲鼎沸的村鎮與村鎮之間,在恬靜優雅的小洋樓與小洋樓周圍,古梯田這里一塊兒,那里一堆兒。它們或巍然屹立于重巒疊嶂與河谷縱橫之中,需我們仰視可見;或崛地而起在青山綠水之間,使瘦硬的地表呈現出豐滿的姿態,貧瘠的山坡有了肥沃的土壤;它們大都模樣近似,呈半圓弧形,底大口小,一層層石頭堆砌,一排排拾級而上,用亙古不變的堅毅表情,給予耕耘者以收獲幸福的勇氣和信心。
“好雨知時節,當春乃發生。”谷雨時節的綿綿細雨飄落在古梯田里,古梯田一片青翠欲滴。茶園里,頭道茶剛剛采摘過,二道茶迎著春雨,正鉚足了勁兒生長;坎邊的桑樹也不甘落后,它們扭動腰肢,讓嫩綠的葉仰起頭,大口吸吮著這天賜瓊漿;煙草、黃姜等低矮植物簇擁在地里,靜靜地享受著春雨的滋潤;桃、李、木瓜、板栗等各種果樹成群結伴,在春雨的合唱聲中開枝散葉、果實累累。
在一處山勢巍峨、云霧繚繞的地方,汽車引擎的轟鳴聲驟然停歇,天地瞬間安靜,天寶村到了!此刻,一行人站立在云端,遠眺白云生處人家,有炊煙裊裊升起;俯瞰腳下綠色深淵,郁郁蔥蔥的古梯田一層層、一摞摞疊加而上,仿佛正努力地伸長臂膀要與我們握手擁抱。
好一處秦楚邊城,好一個水色白河!目光所及,江山如畫。“我見青山多嫵媚,料青山見我應如是。”身心早已與大自然融為一體,我們陶醉在這如詩如畫的美景之中。
“白河本不是一個適合人類生存的地方!這里山大溝深,自然環境險惡。這里平均坡度為28度以上,僅有的29萬畝耕地分布在25萬塊的溝壑里和山坡上,平均每一塊不到1.2畝,多數土層只有30厘米厚,水土流失面積占總面積的78%,20世紀六七十年代以前,白河人均耕地面積0.06畝……”
在位于白河縣倉上鎮天寶村的天寶梯彩農園景區的“三苦精神”教育基地展館里,隨著講解員小姐姐聲情并茂地解說,白河以及白河人的前世今生,豐碑一般呈現在我們面前……
昔日的白河有俗語說:“山高石頭多,出門就爬坡,土無三寸厚,地無百畝平。”這是秦巴山區地質構造復雜、水土流失嚴重、自然災害頻發等客觀因素導致的必然結果。為了有效治理這種地質現狀,從根本上解決地緣缺陷,造福后代子孫,白河人民在歷屆縣委、縣政府的帶領下,“學大寨,修梯田;石坎坎,金碗碗,質量標準第一關。等高石坎,水平連片;坎子堅固,地面平整;深翻尺五,活土蓋面……”白河人民用雙手、雙肩、雙腳不斷延伸著石坎坎。從1972年至1993年,白河人民累積投勞5000萬個,移動土石方1.4億立方米。二十余年的修田造地運動中,白河人抱定愚公移山的氣魄,“家家門上鎖,戶戶無閑人”“鍋灶地頭架,干糧樹上掛,兩頭不見天,中午不回家”,硬是用石頭壘出了共計3.5萬公里,相當于7個萬里長城長的石坎坎,造出了水平梯田23萬余畝。徹底改變了昔日“雨澇三天光石板,天干三天地冒煙”的生存困窘。最終讓“石坎坎”變成了“金碗碗”……
什么是“三苦”精神?就是“領導苦抓、干部苦幫、群眾苦干”精神!回顧過去,展望未來,“三苦精神”作為一座偉大的史詩級豐碑,必將激勵后人前赴后繼,勇往直前。